吳陳比武慈善賽

因之前之筆戰導致雙方交惡之下,1954年1月17日,吳公儀與澳門之陳克夫(白鶴派第二代傳人-廣東第一代掌鬥吳肇鍾),「白鶴三夫(鄺本夫、陸智夫」之一,1917年─2013年7月27日)在澳門新花園泳池為當年石硤尾大火籌款名義舉辦的「吳陳比武」,比武前並簽下生死狀。甫交手即擊中陳克夫鼻子。陳因流血過多,休息超時。再因第二回合雙方起腳過膝犯規,裁判何賢宣佈「雙方不勝不負不和」而終止短短之數分鐘賽事,而是次比武亦籌得27萬澳門元善款。

自該場比武後,吳公儀及吳氏太極拳名噪一時,海外團體紛紛致函邀請。這次吳陳比武的無結果終止,亦引發港澳坊間談論不斷,並引發金庸(書劍恩仇錄等,刊於《明報》)和梁羽生(龍虎鬥京華,刊於《新晚報》)後來寫出了一系列名動江湖的武俠小說,在民間影響頗大。

吳公儀命其長子吳大揆在香港彌敦道開設九龍鑑泉太極拳分社。次子吳大齊、姪吳大新亦分赴新加坡、吉隆坡、馬尼拉等地設立分社,後又因社務發展,再購買九龍佐敦道保文大廈頂樓為總社新址,原於香港駱克道的總社改稱香港分社,由女兒吳雁霞及女婿郭少炯主持。從此,吳氏太極拳風行於東南亞並發揚於海

感想:

實話實說,港產片中的武打電影如葉問系列、黃飛鴻系列還是醉拳,都對國術有一定描寫,而1954年的吳陳比武影響深遠,令後人有不少瑕想,更直接導致新派武俠的出現,但真實看過當年的片段,似乎...好似...兩者都像打王八拳一樣,看不出有太極和白鶴門的拳法,當然,比鬥中不允計用腳的確挺難為人的,畢竟有國術殺敵不表演的說法,雖然最後兩位師父都忍不着出腳導致比賽提前結束了,感覺雷聲大兩點少,似乎國術的神秘面紗背後還有不少相確的餘地。

arrow
arrow

    AS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